作者:管理员 发布:2020-08-14 12:34 阅读:52次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2.学 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管理、经济、建筑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工程施工、工程概预算、建设工程招投标策划、投标报价等专门知识,同时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要求的一般素质,了解工程建设项目的程序,掌握工程建设施工及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有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能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工程造价等领域从事全过程管理,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宽阔的国际化视野,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服务于项目建设管理的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职业岗位群
1.各类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中高层工程管理人员;
2.政府建设部门专业技术人员;
3.各类建筑企业质量检查部门、安全部门、建筑经济核算部门的一般性岗位;
4.中小型建筑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工作;
5.房地产开发、策划人员;
6.市政、园林施工管理人员;
7.工程测量专业技术人员;
四、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通用知识
(1)工程文书写作知识;
(2)工程数学基本知识;
(3)专业英语阅读基本知识;
(4)良好职业道德素
(5)计算机知识及常用办公软件知识。
2.专业基础知识
(1)建筑制图及识图基本知识;
(2)建筑与结构构造知识;
(3)建筑工程材料基本性
(4)能与检测知识;
(5)建筑测量基本知识;
(6)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3.专业核心知识
(1)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2)工程进度管理方法;
(3)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4)工程成本管理方法;
(5)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二)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
(1)建筑识图能力;
(2)建筑 CAD 软件操作和应用能力;
(3)材料识别与工程算量能力;
(4)施工放线能力;
(5)★土建施工组织能力;
(6)★工程质量管理能力;
(7)★工程安全管理能力;
(8)工程资料编制。
2.方法能力
(1)建筑工程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独立学习能力;
(3)获取建筑行业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的能力;
(5)决策能力
3.社会能力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工作纪律观念;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组织施工生产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三)素质结构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
(2)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团队协作精神;
(4)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五、毕业标准
1.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含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达136学分;
2. 必须获得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核心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一个 。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 颁证单位 | 等级 | 要求 | 对应课程 |
1 | 质检员证 | 湖南省建设厅 | / | 必考 | 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管理 …… |
2 | 安全员证 | 湖南省建设厅 | / | 必考 | 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工程安全管理 …… |
3 | 资料员证 | 湖南省建设厅 | / | 必考 | 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工程资料管理 …… |
4 | 施工员证 | 湖南省建设厅 | / | 必考 | 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管理…… |
5 | 材料员证 | 湖南省建设厅 | / | 必考 | 建筑材料检验与检测、建筑力学与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 |
3.取得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
4.取得湖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
5.取得普通话三级甲等(含三甲)以上合格证书。
六、职业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分析
1.职业工作过程或职业岗位(群)流程分析
图1-1 施工管理模块工作过程或职业岗位(群)流程图
2.职业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分析
表1 建筑工程管理 专业职业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一览表
序号 | 职业岗位 | 主要职业能力 | 专业核心课程 | 模块 | 职业资格证 |
1 | 施工员 | 1.能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执行各项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2.具有识读施工图的能力; 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应用能力; 3.具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预算知识; 4.具有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或构造问题的能力; 5.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软件、AutoCAD软件及有关专业软件。 | 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房屋建筑学 | 施工管理 |
施工员 安全员质检员 材料员 监理员 造价员 |
2 | 安全员 | 1.熟悉一般土建工程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2.具有工程安全管理的能力,能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指 导,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正确填报安全生产报告,定期提出安全生产的情况分析报告的意见; 3. 具有处理一般性的安全事故的能力; 4. 熟悉施工现场管理等相关工作,能够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 | 施工管理、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案例分析 | ||
3 | 质检员 | 1.能熟练掌握运用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部颁的有关技术规程; 2.具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的能力,独立行使质量监督检查权和处罚权; 4.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质量缺陷的能力; 5.熟悉施工现场管理等相关工作,能够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 | 建筑材料与检测 | ||
4 | 资料员 | 1.具有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熟练操作能力; 2. 熟悉技术资料信息的汇总、归档和管理方法,具有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分类、造册、归档管理的能力; 3. 具有识读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4.熟练掌握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进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 工程管理 | ||
5 | 造价员 | 1.了解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 2.具有运用现行定额编制一般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能力; 3. 具有识读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4.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预算软件; 5.具有施工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能力; 6.具有工程资料的收集、管理能力,做好分类、归档工作; 7.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工程预决算、建筑施工技术 | ||
6 | 监理员 | 1.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正确使用能力; 2.具有识读工程施工图的能力和基本构件的验算能力; 3.熟悉各类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和技术规程,具有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 4.具有一般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能力; 5. 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质量缺陷的能力; 6.具有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熟悉施工工艺,加强工序管理的能力; 7. 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 施工管理、建筑施工技术 |
七、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架构
根据建筑工程管理职业岗位和农业服务专业群的建设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建设人文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共享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特点,建设专业特色课程,形成底层共享、中层特色、高层互选的“三模块、三递进”课程体系(图1、表2)。
图1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表2 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
群共享课程模块 | 公共素质课程 | 思想道德修养、毛邓三概论、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信息素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 |
专业群平台课程 | 天正建筑、工程测量、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 | |
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技能测试 | ||
专业特色课程模块 | 工程预决算、工程管理、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 | |
素质拓展互选课程模块 | 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施工员、人文素质测试证 |
(二)课程的设置
1.教学周数
(1).总教学周数
三年共计147周。其中专业技能教学84周,入学教育与军训2周,顶岗实习16周,毕业作品(论文、产品、设计等)答辩1周,毕业教育1周,考试5周,节假日5周,寒暑假期33周(暑假9周、寒假5周)。
(2)学期教学周数
第一学期原则上为20周,其中入学教育与军训2周、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6周。
第二学期原则上为18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6周。
第三学期原则上为20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8周。
第四学期原则上为18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实际教学16周。
第五学期原则上为20周,其中考试1周、节假日1周、毕业作品答辩2周,实际教学16周。
第六学期原则上为18周,其中顶(跟)岗实习17周、毕业教育1周。
2.教学学时:
(1)总学时:教学活动总学时原则上为3288学时
(2)周学时:周学时原则上为24~26学时。
3.课程设置、学时与学分分配
表3 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一览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课时合计 | 讲授课时 | 实践课时 | 考核学期 | 考核方式 | 按学期分配的教学周学时及周数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6 | 16 | 18 | 16 | 18 | 16 | ||||||||||
群共享课程 | 公共素质课程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3 | 88 | 36 | 52 | 1 | 考查 | 2W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32 | 16 | 16 | 1 | 考查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 2 | 32 | 16 | 16 | 1 | 考查 | 2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 2 | 32 | 16 | 16 | 2 | 考查 | 2 | ||||||||
大学英语一 | 3 | 64 | 64 | 0 | 1 | 考试 | 4 | ||||||||
大学英语二 | 1.5 | 32 | 32 | 0 | 2 | 考试 | 2 | ||||||||
高职素养语文 | 1.5 | 36 | 36 | 0 | 1 | 考查 | 2 | ||||||||
工程数学一 | 1.5 | 36 | 36 | 0 | 1 | 考试 | 2 | ||||||||
工程数学二 | 1.5 | 36 | 36 | 0 | 2 | 考试 | 2 | ||||||||
体育一 | 1.5 | 36 | 6 | 30 | 1 | 考查 | 2 | ||||||||
体育二 | 1.5 | 36 | 6 | 30 | 2 | 考查 | 2 | ||||||||
计算机基础一 | 4 | 64 | 0 | 64 | 1 | 考查 | 4 | ||||||||
计算机基础二 | 4 | 64 | 0 | 64 | 2 | 考查 | 4 | ||||||||
现代礼仪 | 1.5 | 36 | 36 | 0 | 1 | 考查 | 2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5 | 36 | 20 | 16 | 1 | 考查 | 2*10W(以心理普查、心理活动等为延伸课程) |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6 | 36 | 0 | 1 | 考查 | 2 | ||||||||
创业基础 | 2 | 36 | 36 | 0 | 4 | 考查 | 2 | ||||||||
就业指导 | 2 | 40 | 40 | 0 | 4 | 考查 | 2 | ||||||||
职业素质教育 | 1 | 16 | 16 | 0 | 1 | 考查 | |||||||||
形势与政策 | 1 | 16 | 16 | 0 | 1.2 | 考查 | 8H(网络课程、讲座) | 8H(网络课程、讲座) | |||||||
国学经典导读 | 3 | 66 | 16 | 50 | 1.2.3 | 考查 | 16(新生入学教育形式) | 40(主题班会形式) | 10(学习心得的形式) | ||||||
普通话 | 1 | 24 | 24 | 0 | 1 | 考查 | 24H(以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形式进行) | ||||||||
公共选修课 | 1.5 | 36 | 36 | 0 | 1 | 考查 | |||||||||
公共选修课 | 1.5 | 36 | 36 | 0 | 2 | 考查 | |||||||||
小计 | 48 | 966 | 612 | 354 | 22 | 12 | 0 | 0 | |||||||
专业基础能力课程 | 建筑工程识与制图 | 4 | 64 | 24 | 40 | 1 | 考核 | 4 | |||||||
天正建筑 | 3 | 72 | 40 | 32 | 2 | 考核 | 4 | ||||||||
建筑力学 | 3 | 64 | 40 | 24 | 2 | 考核 | 4 |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 3 | 64 | 40 | 24 | 2 | 考试 | 4 | ||||||||
工程测量 | 4 | 72 | 32 | 40 | 3 | 考核 | 4 | ||||||||
建筑材料与检测 | 3 | 64 | 40 | 24 | 2 | 考试 | 4 | ||||||||
建筑结构与平法施工图 | 5 | 108 | 70 | 38 | 3 | 考试 | 6 | ||||||||
建筑电气 | 4 | 72 | 72 | 0 | 3 | 考查 | 4 | ||||||||
工程经济 | 4 | 72 | 72 | 0 | 3 | 考试 | 4 | ||||||||
建设工程法规 | 3 | 64 | 64 | 0 | 4 | 考查 | 4 | ||||||||
综合实训 | 15 | 360 | 60 | 300 | 5 | 考查 | 8w | ||||||||
毕业实习 | 40 | 600 | 0 | 600 | 5,6 | 考查 | 10W | 15W | |||||||
毕业设计 | 3 | 78 | 10 | 68 | 6 | 3W | |||||||||
小计 | 94 | 1754 | 564 | 1190 | 4 | 12 | 22 | 4 | |||||||
专业特色课程模块 | 房屋建筑学 | 4 | 72 | 72 | 0 | 3 | 考试 | 4 | |||||||
工程预决算 | 3 | 64 | 40 | 24 | 4 | 考试 | 4 | ||||||||
工程管理 | 5 | 136 | 68 | 68 | 4 | 考试 | 6 | ||||||||
建筑施工技术 | 5 | 136 | 68 | 68 | 4 | 考核 | 6 | ||||||||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 3 | 64 | 64 | 0 | 4 | 考查 | 4 | ||||||||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案例分析 | 1.5 | 32 | 32 | 0 | 4 | 考查 | 2 | ||||||||
小计 | 21.5 | 504 | 344 | 160 | 4 | 22 | |||||||||
素质拓展互选课程模块 | 施工员 | 2 | 64 | 32 | 32 | 2.3.4 | 考试 | ||||||||
质检员 | 2 | 64 | 32 | 32 | 2.3.4 | 考试 | |||||||||
安全员 | 2 | 64 | 32 | 32 | 2.3.4 | 考试 | |||||||||
材料员 | 2 | 64 | 32 | 32 | 2.3.4 | 考试 | |||||||||
资料员 | 2 | 64 | 32 | 32 | 2.3.4 | 考试 | |||||||||
小计 | 2 | 64 | 32 | 32 | |||||||||||
合计 | 165.5 | 3288 | 1552 | 1736 | 26 | 24 | 26 | 26 |
特别说明:
(1)课程类型有:1理论课、2实验课、3理实一体课、4实训课、5实践环节、6讲座。
(2)考核方式有:1考试、2考查、3技能抽考。
(3)同一课程开设2个学期,视为2门课程。
(4)心理健康教育:共36课时:第一学期20课时(非医卫类进课表,每周2节,连排10周,医卫类将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医学心理学),其它学期以心理普查、心理活动等为延伸课程共16课时。
(5)《形势与政策》:共20学时,分别在第1、2学期以讲座或报告或网络课程形式教学。
(6)军事课(入学教育与军训):国防与安全教育讲座36课时、军事技能训练2周。军事理论课以讲座或报告或网络课程形式教学。
(7)信息素养:第一学期开课:临床\商贸物流\农科\应用化工.第二学期开课:护理\生物医药\机电工程\信息工程.
(8)三年制高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实施(如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等),未进课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64学时。
(9)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目前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创业基础》(网络必修课)等、《创办你的企业》(选修课)等课程。
(10)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精神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开设《国学经典导读》、《中华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三)学分的设置
1.各学期学分分配
各学期学分分配一览表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学分 | 学期总学分 | 学期学分比例 |
一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必修课 | 3 | 35 | 21 |
思想道德修养 | 必修课 | 3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 必修课 | 2 | |||
大学英语一 | 必修课 | 3 | |||
工程数学一 | 必修课 | 1.5 | |||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 必修课 | 4 | |||
体育一 | 必修课 | 1.5 | |||
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 | 必修课 | 4 | |||
心理健康教育 | 必修课 | 1.5 | |||
高职素养语文 | 必修课 | 1.5 | |||
职业生涯规划 | 必修课 | 2 | |||
形式与政策 | 必修课 | 1 | |||
国学经典导读 | 必修课 | 3 | |||
普通话 | 限选课 | 1 | |||
现代礼仪 | 必修课 | 1.5 | |||
公共选修课 | 限选课 | 1.5 | |||
二 | 毛泽东思想概论二 | 必修课 | 2 | 22.5 | 13 |
大学英语二 | 必修课 | 3 | |||
计算机应用基础二 | 必修课 | 4 | |||
体育二 | 必修课 | 1.5 | |||
天正建筑 | 必修课 | 3 | |||
建筑力学 | 必修课 | 3 |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 必修课 | 3 | |||
工程数学二 | 必修课 | 1.5 | |||
公共选修课 | 限选课 | 1.5 | |||
三 | 房屋建筑学 | 必修课 | 4 | 25 | 15 |
工程测量 | 必修课 | 4 | |||
建筑电气 | 必修课 | 4 | |||
建筑结构与平法施工图 | 必修课 | 5 | |||
工程经济 | 必修课 | 4 | |||
建筑材料与检测 | 必修课 | 4 | |||
四 | 创业基础 | 必修课 | 2 | 26.5 | 16 |
工程预决算 | 必修课 | 3 | |||
工程管理 | 必修课 | 6 | |||
建筑施工技术 | 必修课 | 6 | |||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 必修课 | 3 | |||
建筑工程法规 | 必修课 | 3 | |||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案例分析 | 必修课 | 1.5 | |||
就业指导 | 必修课 | 2 | |||
五 | 综合实训 | 必修课 | 15 | 32 | 19 |
职业资格证书 | 必修课 | 2 | |||
毕业实习 | 必修课 | 15 | |||
六 | 毕业实习 | 必修课 | 3 | 28 | 17 |
毕业设计 | 必修课 | 25 | |||
合计 | 169 | 169 | 100 |
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
2.课时比例
表4 课时比重一览表
课程模块 | 课时 | 占比(%) | 备注 |
公共素质课程模块 | 906 | 28.4 | |
专业群平台课程模块 | 1802 | 56.5 | 含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
专业特色课程模块 | 476 | 15.1 | |
素质拓展互选课程模块 | 64 | 0 | 至少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不计入总课时,课程不计入总课时。 |
小计 | 3184 | 100 |
(四)成绩考核
学生成绩的评定由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组成。
1.公共素质课程
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报告)、课堂参与、平时考核(含技能)等组成,占总成绩的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40%)。
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无技能考核的课程则计算理论考试成绩。
2.专业技能课程
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及实习实训报告、作品)、课堂参与、平时考核等组成,占总成绩6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40%)。
终结性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组成,占总成绩的40%。
3.顶岗实习
过程性考核由出勤、实习报告、企业实习总结、指导教师评价、企业评价、毕业考试等组成,占总成绩的80%(要求出勤占总成绩的40%)。
终结性考核由毕业作品设计或论文答辩组成,占总成绩的20%。
4.职业素质拓展课程
说明:选修课(含讲座)参照公共素质课进行成绩考核,其中出勤比例占30%~40%,成绩评定按“优秀 、良、中、合格 、不合格”计算。
(五)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
职业能力要求:
(1)、能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2)、能够编写技术交底文件,并实施技术交底。
(3)、能够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点,编制质量控制文件,并实施质量交底。
(4)、能够识别、分析、处理施工质量缺陷。
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学习建筑工程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和主流施工方法及原理,培养学生掌握部分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和应用。
课程学习内容:
(1)、掌握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2)、掌握地基处理和加固方法;掌握基础工程施工方法;
(3)、掌握砌筑施工基本方法、技术要点及质量检查;熟悉脚手架选择、应用;熟悉垂直运输设施设置及要求
(4)、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连接、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安装和模板拆除的方法及有关技术要点;
(5)、掌握混凝土施工配料、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和养护等工艺过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机械设备;
(6)、了解钢结构工程常用钢材的规格和性能,掌握钢构件加工制作工艺、技术质量安全要点;
(7)、掌握抹灰工程施工、门窗工程施工、楼地面工程施工、块料饰面工程施工,熟悉其他装饰工程施工。
2.《工程安全管理》课程:
职业能力要求:
(1)、能进行项目安全策划、规章的宣传教育工作;
(2)、能进行资源环境安全检查;
(3)、能进行作业安全管理;
(4)、能进行安全事故处理及安全资料管理。
课程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工程、基坑支护及模版工程,“三宝、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施工机具十项工作内容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
课程学习内容: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文件及制度;
(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计划;
(3)、安全检查计划;
(4)、事故上报、处理及时,相关资料齐全。
3.《工程预决算》课程:
职业能力要求:
(1)、能准确、灵活地运用相关规则和工具,准确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
(2)、能按照相关定额及标准,正确确定综合单价;
(3)、具有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
(4)、能进行工程结算编制。
课程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准确计算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按照相关定额及标准,正确确定综合单价,并能进行工程结算编制。
课程学习内容:
(1)、熟悉建筑面积计算,会分部分项工程清单、措施清单、其他清单等一系列常用表格的填写和计算;
(2)、能根据工程变更、调整、现场施工进度等情况,进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结算、工程索赔费用计算和竣工结算;
(3)、能够根据图纸快速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善于同有关人员进行工作协调,具有科学的工作态度、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八、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有关说明
1.根据工程管理职业岗位和农业服务专业群的建设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建设人文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共享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特点,建设专业特色课程,形成底层共享、中层特色、高层互选的“三模块、三递进”课程体系。
2..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意见》要求编制的。
3.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对象为2017级三年制高职学生。
下一篇:2020届学生毕业设计实施方案